Skip to content
本页索引

11.0 战术系统 complete

索引

11.1 相位炮 Phaser

即使在真正能恒星际航行的飞船出现之前,定向能装置也已经作为一种清扫飞船前方障碍物的必要手段出现,如气体、尘埃和微流星体体等。不断出现的跨入航天门槛的文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一方式作为最大化船上能源利用效率的手段,因为能以相对较低的能源消耗成本获得最大的效果:定向能装置能够轻松气化乃至电离飞船前方的物体,从而消除其对飞行的威胁。当然,不必具有多高的想象力就能想到,定向能装置也能作为有效的武器。

目前星际舰队在亚光速下所使用的主要定向能防御武器系统是所谓的相位器/相位炮/相位武器。这是用于描述一类使用同一复杂能量释放过程的定向能装置的术语,这类装置取代了传统的纯电磁辐射能(如激光器)和纯粒子束(如粒子束加速器)装置。相位器(Phaser相位能量整流(Phased Energy Rectification的缩写,这一称呼来源于被输入相位器系统的存储或外部输入能量会被直接转化为可供射向目标的能量束,而不会经过任何能量转化的中间过程。这对于当前仍在使用的相位武器同样适用。

相位器通过应用快速娜迪亚粒子效应(Rapid Nadion Effect, RNE)来释放能量。娜迪亚粒子(Nadion是一种短寿命的亚原子粒子,具有能够与原子核发生高速相互作用的相关特殊性质,这其中之一是当娜迪亚粒子穿过一种被称为 Fushigi-no-umi(不可思议之海的罗马音)的特殊超导晶体时,能释放并传导其中的强核力。这一名称来自最初发现这一晶体的星际舰队东京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说在开发中第一次看到这种材料的实际结构时,就好像一片「不可思议之海」出现在他们面前。

舰基相位炮 Shipboard Phasers

安装在银河级星舰上的主要相位炮被分级为 X 型,是目前为止星舰上所使用的最大型发射器,单个发射极段可定向输出 5.1 兆瓦的功率。相比之下,星际舰队船员所用的小型个人相位枪 II 型则只有 0.01 兆瓦。某些大型专用行星防御发射器被分级为 X+型,其具体输出水平仍保密。银河级装备了两种尺寸共 12 条相位阵列,位于全舰的背部和腹部表面,此外还有两条阵列用于横向补盲。


进取号上所装备的典型大型相位阵列,譬如碟部背部子阵,由紧密线性排列的约 200 个发射极组成,其排布以最优化对目标的开火次序、热效应、场晕效应和冲击效应为考虑。发射阵列由等离子电力系统主总线提供多重冗余的能量供应,火控系统、散热/热管理系统和传感器设备也有类似的多重冗余连接架构。从船体表面可见的相位阵列部件是一条长且窄的凸起发射极条带,其基部结构和其他硬件均埋入船体内部。

相位阵列的横截面呈现加厚的 Y 型,顶部安装梯形的发射晶体,在其上由对相位能量透波的船壳烧蚀防护层覆盖。阵列底部的基础结构安装在由硬铀 235 制造的蜂窝结构通道内,并由超声速液氮提供再生冷却。整个通道结构被 800 个连接支柱支撑在船体的三钛结构上,以确保热隔离。

相位阵列的第一级是等离子电力系统集控流量调节器,是控制相位炮开火能量水平的主要手段。流量调节器引入等离子分流歧管(Plasma Distribution Manifold, PDM,并分成约 200 个供应导管,通向相同数量的预燃室,每个预燃室对应一个发射极。系统的最后一级就是相位发射极晶体。

激活程序 Activation Sequence

在收到开火指令后,集控流量调节器会通过一系列虹膜阀和电磁阀来管理高能等离子体,并为相位阵列供能。虹膜阀的响应时间为 100 毫秒,用于等离子体分布的整体调整;电磁阀响应速度则更快为 3 毫秒,用于快速微调阵列较小区域内的等离子体流分布。所有虹膜阀和磁阀的常规控制由相位炮功能指令处理器与威胁评估/跟踪/瞄准系统(Threat Assessment/Tracking/Targeting System, TA/T/TS)相协调自主完成。调节器由复合结晶的 sonodanite、solenogyn 和氚化镭制成,内衬 1.2 厘米厚的 paranygen animide 作为结构表面保护涂层。

能量从每个流量调节器流至等离子分流歧管,这是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次级阀门装置,位于每个预燃室头部。歧管是由单晶 boronitie 经相位切割器加工而成的单一固态结构。预燃室是一个由锂铜 518 超导晶体制造的球体结构,由伽马焊接的缠绕铪化 tritonide 层加固。载能等离子体进入预燃室,其中的载能被提取并产生快速娜迪亚效应所需的初始电磁波段频移,被一个可溃缩的带电屏蔽层短暂约束 0.05 到 1.3 纳秒不等,然后通过锂铜 518 超导晶体发射极进行放能。带电屏蔽层的约束与溃缩过程将产生快速娜迪亚效应所需的脉冲。由系统自动或人工输入决定的功率水平将决定最终发射极释放射束中的相对质子电荷比和脉冲频率。

射束放能 Beam Emission

构成最终放能阶段的是成型的三面锂铜 518 超导晶体,单块尺寸为 3.25 x 2.45 x 1.25 米,强制矩阵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晶格公式为 LixCu»:Si::Fe>:>:0

经校准的能量束从一面或多面射出,具体取决于被泵入等离子体的预燃室数量和位置。相位炮功能指令处理器控制的分段开火顺序,及发射极面的放能方向,将决定最终射束的发射矢量。

所有放能发射极段的能量会因力耦合效应而定向地通过相邻分段,最终汇聚在释放点,在这一点上,射束将生成,并以光速射向目标。快速的开火顺序将产生窄射束,而较慢的开火速率则将产生较宽且发散的扇形或锥形射束。当然,发散射束的单位面积功率将有明显损耗。


11.2 相位炮操作 Phaser Operations

在其主要的防御应用中,星舰的相位阵列会将一或多个射束聚焦在目标上,试图破坏目标结构,有时甚至将其完全摧毁。与其他星际舰队开发的同类硬件一样,X 型相位炮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适应从低能量主动扫描到高速舰对舰交战的各种情况。大多数相位炮开火的准确表现将由主计算机中存储的大量实际和理论场景所决定。若负责人员发出针对指定目标的特定指令,人工智能程序将会自动调整相位阵列的功率水平和放能方式。

在低能级下,相位阵列可以成为一种有效将舰上可用能量转化为可控定向能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手段,如主动扫描和地质钻探等。而在高能的武器级开火中,数套交联的计算机系统将会快速协同运作并控制射束在短短数毫秒时间内指向目标。远程和近程传感器收集的目标数据将被送入威胁评估/追踪/瞄准系统,由后者控制相位阵列实现最优目标覆盖。多个目标则会被划定优先级,并按顺序攻击。

舰载相位炮的最大有效作战射程约为一光秒或 30 万千米。由防御性电磁护盾和表面烧蚀吸能涂层保护的目标在这一射程上也可以被打击,但需要相应增高功率以击穿其防护。通过电磁极化,相位炮可以单向穿透本舰的护盾进行发射,在穿透护盾时所造成的拖拽损失尚可接受。

敌舰可能配备有各种类型的护盾,这些护盾会在相位炮射束击中时做出反应,与其相互作用来降低相位炮射束的有效性。最常见的类型会扩散射束截面积使其单位面积功率下降,或是将护盾周围射入的能量偏转向太空。尽管更复杂的对手也会拥有更强抗打击能力的护盾发生器,但总体而言更高的能量水平仍可能过载护盾,使得相位炮能够击穿护盾并直接击中目标船体。一些星舰战术官的经验是,在护盾泡的不同位置快速扫射可以有效地削弱其效能。尽管如此,银河级星舰的相位阵列被设计为在目标上获得尽可能长的射束照射时间。

大体而言,无论射束类型是脉冲还是连续波,也无论具体的威胁情况,最有效的战术是保持射束与威胁的护盾或船体之间的持续接触。阵列的计算机指令将会一直试图将目标尽可能地暴露于其射界,即使阵列正在充能时也是如此。与之相反的,最大限度减少敌方相位炮反击火力损伤的最佳策略则是将尽可能小的舰船截面转向敌方武器一侧,同时持续不断机动改变姿态,从而阻止射束在船体上形成任何能够持续施加能量的集中照射点。

在巡航模式下,所有的相位阵列从曲速核心获得主能源供应,并由脉冲引擎的聚变能量提供补充。此时再充能时间可保持在 0.5 秒以内,总全功率开火时间可达 45 分钟。在分离之后,碟部将与主等离子电力系统断开,这种情况下相位阵列依靠加强输出的脉冲引擎聚变反应堆供电。此时仍能保持 0.5 秒的再充能时间,但全功率的总开火时间会下降到只有 15 分钟。星舰能否在危机情况下生存将取决于战术官对这两种模式下限制的理解。

舰船防御中所涉及的实际变量数量可能会是惊人的,达到足以让任何试图保护星舰的人力操作都应接不暇的程度。虽然舰对舰交战看起来就像瞄准射击一样简单,但太空飞行的实际情况使得计算机和半自主武器系统成为公认的标配。在整个星际舰队的武装太空力量历史上,总共已记录和总结了超过 3,500 次独特的太空战机动(SCM)。尽管下文中会给出一小部分,但总的数量仍然多到无法详细描述。由于战况会在短短的数秒之内瞬息变化,高速计算和战术选择也将随之而迅速变化。来自指挥人员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总体攻击与机动指令将被计算机翻译,并与最佳路径的优先顺序排列一起编入可能序列树,同时也受到威胁评估程序的预测结果影响。

与导航系统一样,相位炮算法有基线代码和自重写代码两种不同的形式,且直接连接至主计算机内部的战术系统上。这两种代码类型都涵盖了所有已知威胁舰只的优缺点,也包括用于训练目的的模拟目标和用于分析新类型威胁的分析程序。可重写符号代码主要用于执行与星舰防御相关的快速自动功能,能对外部威胁做出快速反应并修复内部损坏。火控程序仅需要 10%的可重写代码比例。这些代码相当简单,仅当需要执行特殊射击时序、高计时精度和非寻常的瞄准要求时才会变得复杂。所有存储的可重写代码都会通过安全介质定期传送到星际舰队总部和远程站点进行高级分析。

使用相位炮进行的太空战机动

以下三篇摘自星际舰队太空战机动数据库的详细摘录描述了仅使用 X 型相位炮进行的常规银河级星舰空战机动。有相位炮和光子 鱼雷结合的机动战术会被视为特殊空战机动。

CATNO.SCMDB GAL/ENT/PHA/LS 142-01 -40274/TTM VAR/ROM/T00/1
双舰场景,低亚光速,相对速度小于 0.01c,绝对速度小于 0.01c,巡航模式。威胁舰罗慕伦战鸟一艘(机动),接近银河级星舰(固定),水平方位角 0°±10°,垂直方位角 0°,距离小于 5,000 千米。威胁舰向银河级发射 20 吉瓦相位脉冲。银河级护盾在 550 纳秒内充能升起到最小相位炮散射水平,并在 2,000 纳秒内升起至全功率。如果可能的话,银河级将使用 RCS 推力器或脉冲引擎进行机动以维持最小指向。一般反击程序,如果实施:确定威胁通过侧,以-15%匹配率将银河级向同一侧偏航,俯仰角 5°低于威胁舰 XY 中线,银河级 YZ 平面自动调节指向。程序 532 按顺序先后发射如下阵列:上前主阵,下前主阵,左/右舷侧向,上后主阵。

CATNO.SCMDB GAL/ENT/PHA/HS 339-54-40274/TTM VAR/FER/T23/2
三舰场景,高亚光速,相对速度小于 0.02c,绝对速度小于 0.75c,巡航模式。威胁舰佛瑞吉掠夺舰两艘(机动),分别以水平方位角 240°和 120°+10°,垂直方位角 40°和 280°接近银河级(机动)。两艘威胁舰同时向银河级发射 500 兆瓦带电等离子体波。银河级护盾完全充能,反应舷外脉冲处于热待机状态。一般反击程序,如果实施:确定威胁规避模式,保持银河级相对姿态中线处于两敌舰中间。如有可能,在相位炮发射前,相对等离子体波面偏航 90°。程序 14 连续发射如下阵列:上后主阵,下后主阵,左/右舷侧向。

CATNO.SCMDB GAL/ENT/PHA/MS 565-11-40274/TTM VAR/CAR/HAC/1
双舰场景,中亚光速,相对速度小于 0.001c,绝对速度小于 0.60c,分离模式,仅碟部。威胁舰卡达西增强型穿透舰一艘(机动),从水平方位角 280°,垂直方位角 300°接近银河级(机动),正在最终进近中,距离 15 千米。银河级护盾完全通电,反应舷外脉冲完全激活。一般反击程序,如果实施:预测可能威胁轨迹并附加所需的目标矢量。向-Z 轴 45°/+X 轴 30°姿态急转,从而向威胁露出最大数量的腹部阵列单元。程序 3401 脉冲开火,以宽频段发射致盲威胁传感器:下后主阵,左/右舷侧向。随后程序 245 连续开火,窄频段攻击:下后主阵,左/右舷侧向。

几乎所有相位炮相关的使用情景都必须考虑星舰的亚光速速度,这有着显而易见的理由。在曲速下飞行的飞船,由于光速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天然的受保护状态。由于处于常规空间的电磁波段,相位炮能量会在移动的曲速场附近迅速衰减,尤其是当有高功率主动偏导仪和护盾偏导场辅助时。实际上,即便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非常低、低到可以忽略,这种效应依旧适用——相比之下,如牵引光束和传送机这样通过子空间发射载波的设备受到的影响就小许多。尽管如此,相对论效应也可以被用于有利的一面,譬如,计算机模拟显示,若与敌舰高速对头飞行时,以极窄波束全功率发射相位阵列,将有 25%的机会直接轰击并扰乱敌舰的结构完整性。其他相关的位置与速度组合可能仍在持续研究中,以企图在未来获得更多可能微小但有用的战术优势。


11.3 光子鱼雷 Photon Torpedoes

相位能量武器在曲速航行时、甚至在相对论效应明显的高速下的战术价值都近乎于零。随着星际舰队在太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张,其中遇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多,因此一种自带动力、乃至能够以曲速投送的自卫武器的研发需求很快变得迫切。最早出现的此类武器在 21 世纪中叶,采用了核聚变弹头,当时作为小行星碎片清扫装置,其弹体也作为探测器使用,当然也会作为防御武器。

核聚变弹一直使用到 22 世纪后半期,并随着研发工作的进步而变得更轻和更快,直到第一枚真正的光子鱼雷研制之时,弹体和推进系统实际上早已完成。然而,可靠引爆可变数量的物质与反物质的技术仍困扰着星际舰队的工程师。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考虑到早期的物质/反物质引擎经常发生灾难性的破裂事故。但问题的核心是,作为鱼雷弹头使用的反物质必须快速、高效地完全湮灭。虽然大部分曲速引擎因反物质约束失效导致的爆炸看起来相当壮观,但实际上参与湮灭反应的粒子占比却相当之低,因为绝大多数粒子在参与反应之前就被炸飞。

从 2215 年开始,两个型号的鱼雷同时投入研发。第一型或 Mk.1 是一个简单的 1:1 物质/反物质碰撞装置,由 6 块被碳-碳复合材料盘支撑着的冻结的盘状固态氘装药组成。微聚变点火器产生的能量将把它们推入六个相应的磁腔体内,每个腔体内都悬浮有对应数量的反氘。在氘装药进入腔体并与反氘相撞湮灭时,湮灭能量被磁场短暂约束,然后突然释放产生爆炸。其湮灭率已高到被认为足以作为防御武器,并被部署到任何执行深空和恒星际航行任务的星际舰队飞船上。虽然鱼雷在发射后可以依靠惯性无限滑行,但由于约束磁场设计的稳定性限制,其最大有效作战射程为 75 万千米或 2.5 光秒。

星际舰队期待的则是第二型,于 2271 年投入使用。其基本配置至今仍在使用,包括部署在银河级上。在中等当量设定时,其最大有效射程长达 350 万千米或近 12 光秒。不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被分解为数千份小包,从而将湮灭反应截面增大了三个数量级。在鱼雷战斗部装载时,这两个部分的组件都由鱼雷壳体内部的强力磁场保持器维持着约束,并且作为一种安全措施,直到鱼雷发射之前都被保持在壳体内的两个不同区域彼此分离。在鱼雷发射后,两个部分会互相混合,但因为每个小包周围所存在的磁场而仍然不会直接接触。直到弹上起爆电路发出信号后,磁场便会溃缩,并使得所有反应物接触在一起,从而产生能量释放。尽管一枚标准光子鱼雷能装载的反物质最大装药量只有 1.5 千克,但从功率上计算,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实际上甚至会超过银河级所有反物质储罐约束失效时产生的爆炸。

鱼雷构型 Torpedo Configuration


银河级星舰所装备的标准光子鱼雷壳体是一个细长椭圆形管状体,由伽玛扩散工艺加工的硬铀合金和等离子键合的 terminium 制造而成。完整的鱼雷壳体尺寸为 2.1 x 0.76 x 0.45 米,干重 247.5 千克。制造完成的弹体会被相位切割器沿着长轴方向等分切割以便于开启装载反应物和设备,相位切割器也在壳体上开出反应物装载口、光学数据网络接口和尾喷管等穿孔。在壳体内安装着氘和反氘的约束箱与中央混合器箱,及其各自对应的磁悬浮装置;目标捕获,制导和起爆组件;还有曲速维持引擎线圈。约束箱和混合器由伽马焊接的铪化钛制造,而贮箱内衬和曲速保持引擎线圈则由定向铸造的碳化硅铜制造,以最大程度提高场效率。

多模态的曲速保持引擎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曲速引擎,因为其的尺寸仅有最小的物质/反物质反应堆的十二分之一。确切而言,这是一个微型正反物质燃料电池,用来驱动保持线圈来抓取并保持一个来自星舰曲速场传递的场,从而使鱼雷在从曲速下的星舰上发射之后,能继续保持曲速飞行。这个电池长 50 厘米、直径 20 厘米,其工作频率被限制在一个很窄的曲速场频率范围内,无法为最初产生的传递场增加能量而只能维持其不耗散。

最大巡航速度将遵循公式 VMAX=VF+0.75v/cVF 为发射速度。如果在低脉冲速度下发射,则线圈能驱动鱼雷加速到 0.75c 的高亚光速;如果在高亚光速下发射,则鱼雷并不能靠自身动力超过光障进入曲速,但线圈仍会持续驱动鱼雷加速到更高的相对速度。如有需要,最大有效射程仍可比前述的 12 光秒更长,但以爆炸当量为代价,因为此时保持引擎会从战斗部装药中提取正反物质作为反应物。

射前诸元装订指令由舰载光学数据网络接口直接给出,且在飞行中可通过子空间数据链进行中段修正。在收到目标诸元后,鱼雷 的寻的和制导系统将会向保持引擎发出指令,以使得鱼雷以最佳的飞行时间击中目标,同时让起爆电路至少有 1.02 秒的最小时间来解 保引信和混合战斗部装药。中段机动通过尾喷管格栅对保持引擎产生的排气进行不同程度压缩来实现。

发射操作在两个发射管中进行,一个位于工程舰体碟身连接颈的 25 号甲板前端,另一个则位于 35 号甲板的翼状曲速引擎支架上方。在发射管之前有四个装弹机,每次可同时为四枚鱼雷装填战斗部装药和燃料。每个装弹机各自可将一枚鱼雷装入发射管。发射管长 30 米,由机加工的三钛合金与 sarium farnide 构成。其由连续磁感应线圈和发射助推燃气发生器串联组成,为曲速保持引擎提供初始动力,并将鱼雷弹射出星舰。在发射之后,快速消毒器将清洗发射管表面的残留物,同时线圈带电被中和、发射序列被重置并等待下一波鱼雷装填。若出现了在鱼雷装填之后红色警戒被撤销的情况,则战斗部装药会被卸载并返回储存,同时发射管断电。

两个发射管都可装载最多 10 枚鱼雷并同时发射。在这种情况下,所有鱼雷会在一次急促脉冲发射中从发射管内射出,并在保持飞行 150 米后开始各自进行单独制导和寻的。这是进行多目标鱼雷攻击的有效手段。

采用制造高速自卫武器的技术也制造出了具备曲速能力的远程探测器。在舰上所储存的 275 条备雷中,有四分之一可被装上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器和遥测系统改装成探测器,以便向附近目标发射。其用途通常包括恒星和行星研究,也包括战略侦察。


11.4 光子鱼雷运作规则 Photon Torpedo Operations

与银河级的舰载相位阵列一样,光子鱼雷在面对自然和人造目标时具有多种多样的使用方法。尽管在此已经列出其基本使用方法,但要全面讨论对其的防御和生产性应用,此处的篇幅是不够的,还需要额外数章来专门讨论特定天体和对应的机动战术。

光子鱼雷被用于打击距星舰近至 15 千米、远达接近 350 万千米范围内的威胁目标。在对接配置下,将从舰上的各种传感器系统收集目标数据,并在主计算机上以超光速处理,然后通过作战舰桥工作站转发至舰艏和舰艉鱼雷发射装置。反应物和鱼雷的自动装载由战术态势控制器和威胁评估/跟踪/瞄准系统(TA/T/TS)协同管理。计算机中的这一专用部分定期更新实际和模拟的威胁跟踪算法、发射和战斗损伤报告文件,以及针对新威胁目标的自适应算法。战术输入将从一系列基本菜单选项中决定所期望的结果,这也包括例如在计算机辅助下人工遥控鱼雷这样的非标准指令。

武器控制 Weapons Control

在分离模式下,轮机舰体的主计算机将会从碟部主计算机接管总控制,并将备用的态势控制器转换至完全激活状态,这允许对两个发射管进行不间断的控制。由于轮机舰体不再占据对接口,碟部所配备的单独鱼雷发射管就能被暴露出来。碟部的主计算机战术态势控制器则负责管理该发射装置的发射,其设计用于在远离轮机舰体时发生的攻击事件中自卫。

光子鱼雷被设计为一种半自主武器,因此其初始射击方向并非主要问题。大多数情况时的鱼雷发射都只涉及直接的艏向或艉向矢量,且在飞船中心线的十度范围以内。必要时,鱼雷可在发射后快速机动改变弹道来实现目标捕获、巡航追踪和末端制导。此功能会利用大量预编程的星舰发射机动来实现,并在机动过程中暂时禁用舰桥控制站的人工姿态和平移输入指令。打击 25 千米范围内的目标需要在发射后迅速进行脱离机动,以确保星舰保持处在爆炸危险半径之外,具体半径会随爆炸威力的调整而变。如果需要令追击中的威胁舰只的传感器致盲,可以通过舰艉齐射 4 枚或更多的鱼雷来尝试完成。许多因素的组合,包括曲速或脉冲速度变化、齐射扩散角和弹头当量等,将会被分类并用于匹配威胁舰只。

目标瞄准由战术官根据命令授权进行。目标探测和优先次序由战术官通过计算机的交互提示和响应来安排。鱼雷传感器和制导电路由战术态势控制器进行配置以感知特定的电磁和子空间能量,并执行最适合该情形的寻的机动。当威胁舰只的防御包含包括高能偏导护盾和主动鱼雷反制在内的反鱼雷措施时,常常会应用战术算法创造例程上的改进来进行针对打击。相位炮对护盾产生的「韧化」现象有时可以允许鱼雷穿透护盾层再引发爆炸,从而使爆炸被限制在护盾以内,这将会造成威胁舰几乎完全被汽化而非被炸成碎片。

其他应用 Other Applications

光子鱼雷作为一种普通的能量释放装置也已经在许多其他的特殊应用场合中得到了应用。其在加强弹体外壳后能够穿透地质构造,被用于地球化改造和行星工程项目的深层爆炸改造。特定当量的鱼雷也可以作为远程传感器的校准基准在曲速或亚光速下起爆。它们还经常被用来依靠爆炸将可能威胁到飞船或行星的小行星物质偏转或击碎。


11.5 作战舰桥 BATTLE BRIDGE

由于银河级星舰设计的独特性,其战斗模块(也称星际推进部分或轮机舰体)需要一个单独的指挥控制中心,以确保在分离后单独飞行时,可以从这里执行控制操作。作战舰桥复制了主舰桥的大部分功能,主要集中在操舵、支持和防御系统工作站。在没有分离系统的早期星舰设计中,则依靠一个位于主舰体结构内部的辅助舰桥来应对主舰桥失能的情况。

设计变更 Design Variations

自从进取号完工之后,已先后安装过银河级作战舰桥的两个主要改型。每个作战舰桥都被设计成可替换的模块,通过工程舰体头部的一系列电静液螺旋千斤顶和模块底部及周围的结构锁可将模块拆出。为了保持足够的防御能力,在整个服役周期内都将对其进行定期升级和测试。每一艘银河级星舰都会与其同级舰有着细微不同,作为不断渐改发展的一部分。

作战舰桥的内部布局与主舰桥非常相似,并源自相同的设计理念。作战舰桥同样拥有一个艉部设备舱,布置有计算机光学子处理器,以及能源、环控和光学数据网络主管线。附加的计算机子处理器则位于较小的左右舷设备舱、以及包围主显示器的艏部装甲舱内。

作战舰桥工作站 Battle Bridge Stations

当前使用的两种作战舰桥型号的共同点在于,其都拥有相同的舰长、飞行控制官、运作管理官和战术官工作站。其他专用的作战舰桥工作站,包括防御通信、技术评估、防御系统工程、战损情报和计算机系统等,则会根据情况需求进行配置和使用。分配至这些额外岗位的星舰船员通常来自于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警戒状态和特定飞行情况,例如下令进行舰碟分离时,这些船员可能就会前往作战舰桥区域报到执勤。主舰桥和作战舰桥职能重叠的岗位将会由主舰桥方面负责控制,或是与作战舰桥方面联合管控。

在飞行情况良好时,轮机舰体可能会搭载相对较低比例的以防御职能为主的船员进行单独行动,但因为需要面临的风险以及反复分离与对接为飞船带来的压力,实际上的选择名单十分有限。


11.6 战术方针 Tactical Policies

星际舰队自豪地借鉴了许多世界海军的传统,尤其是地球海军的传统。我们在许多仪式上向我们杰出的祖先致敬,然而星际舰队和那些古老的军事组织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那些旧时的水手将自己视作战士——毫无疑问,时刻为战斗做好准备是我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星际舰队成员首先会把自己视作探险家或者外交官。这其中的差别似乎甚微,但它对我们处理潜在冲突的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当旧时的士兵追求和平之时,他们的组织性质会强调在冲突加剧时偏向选择使用武力。这种选择必然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今天,实现和平并不比过去更加容易。冲突是真实存在的,在手握可怕的极致武力的对手之间,紧张的局势可能会在一瞬间升级。然而,我们终于从过去吸取了痛苦的教训:当我们把武力作为一个主要选项之时,这种选项必然会被得到实现。《星际舰队宪章》是在大约两个世纪之前、在残酷的罗慕伦战争之后制定的,它基于一项庄严的承诺——除非已经别无选择,否则不会使用武力来处理星际关系。

交战规则 Rules of Engagement

虽然星舰以先进的武备和防御系统全面武装,但星际舰队教导它的成员在使用武力之前,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来预测和化解潜在的冲突。根据联邦指令,这是星际舰队主要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星际舰队的交战规则即基于这些原则。由于星际舰队战区范围的扩大,星舰超出星际舰队指挥的实时通信范围的情况并不罕见。这意味着星舰舰长在解释适用的联邦和星际舰队政策时通常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这些规则的细节是保密的,但其基本内容如下。

星舰被认为是联邦及其成员星球的政策工具。因此,其军官和船员应当尽一切方法来避免诉诸武力解决冲突。更重要的是,联邦政策要求人们不断保持警惕,以预测可能发生的冲突,并在冲突升级为武装战斗之前采取步骤避免冲突。

可能面临最危险的冲突场景是未知的、技术先进的威胁力量。这代指的是与来自未知文明的飞船或武器系统发生对抗,且估计该文明的星际航行能力和/或武器水平与我们相似或优于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对威胁力量缺乏了解是有效解决冲突和进行战术规划的严重障碍。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情况是,这种冲突往往发生于第一次接触时,这意味着文化和社会分析数据可能不足,但就今后与联邦的外交关系而言,又需要进行接触。由于这些原因,星际舰队需要在所有的第一次接触场景中进行文化和技术评估,即使是那些发生在深空之中的战斗情况下。交战规则进一步要求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即使潜在的威胁力量尚未具体表现出敌对意图,也能避免使星舰及其船员或联邦利益暴露于不必要的危险之中。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外交条件下,这艘星舰将被认为是可以牺牲的。

与未知的对手相比,更常见的是与一支已知的、技术成熟的威胁力量发生冲突。这指的是与来自已接触文明的飞船或武器系统发生对抗,其太空航行能力和/或武器水平与我们相似或优于我们,但其某些特定的飞船或武器系统可能仍是未知的。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具有威胁力量的一些文化和技术背景可以为战术规划带来一些优势,而舰长将详细介绍联邦对威胁力量的政策。一般来说,星舰不允许首先向任何威胁力量开火,任何对挑衅行为的反应行为都应与其挑衅行为所相对应。此时,星际舰队需要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以避免飞船或其他联邦利益面临过度风险。

限制更大的则是与一些武器系统水平和太空航行能力明显较差的空间威胁力量所发生的冲突,此时文化和技术评估至关重要。最高指导原则的考虑因素可能会严重限制战术选项,以降低威胁力量危及星舰或第三方的能力。通常而言,这意味着只能使用有限的打击来使敌武器或推进系统失效。除非联邦利益、第三方或星舰本身处于紧急危险的极端情况,否则交战规则禁止摧毁这类飞船。更困难的是星际舰队船只或联邦本身被认为是第三方的冲突。这种情况包括民间和体制内冲突或恐怖主义情境。在评估这类案件时,必须谨慎行事,避免纯粹干涉地方事务。不过,有时出于战略或人道主义考虑,需要进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星际舰队人员将会密切关注最高指导原则的考虑因素。


11.7 个人相位枪 Personal Phasers

星际舰队人员携带的主要防御武器有两种类型的小型相位枪——I 型(Type I)和 II 型(Type II)。

这两者都是尺寸适合单人操作的高能装置,可以装在制服内或系在制服上。与大型的舰载阵列一样,I 型和 II 型相位枪将储存的能量转换成致密的可控射束,以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 III 型相位步枪,但在常规的星际舰队外勤任务中很少需要,因此并不被包括在星舰的标准库存中。

相位枪的工作原理基于改进的高速娜迪亚效应,之前在 条目 11.1 中已有描述。高速娜迪亚粒子会在装置的核心——一块稳定的锂铜 521 超导晶体(晶格公式 Li<>Cu><Si::Fe<:>0)—— 内产生一个脉冲质子电荷。其是用于大批量生产以装备舰载 X 型相位炮的锂铜 518 晶体的高级版本,在热力学效率上提升了 3%,达到了 92.65%。

硬件配置和操作 Hardware Arrangement and Operation

I 型和 II 型个人相位枪内部配置的很多特征都是相同的(见图 11.7.1)。能量储存在一个可充电的 sarium krellide 电池内。Sarium krellide 电池的最大能量密度为每立方厘米 1.3×106 兆焦,其自放电不超过每小时 1.05 千焦。即便是最小的 I 型相位枪,如果其电池内所存储的总能量在一瞬间被全部释放出来,也足以使 3 立方米的三钛汽化。但可以放心的是,一个完整的电池是不会意外将能量释放出来的。Sarium krellide 电池必须与锂铜超导晶体结合,才能发生能量释放。如果需要给电池充电,可以使用舰上等离子电力系统的标准能源节点,外遣执勤时也可以使用便携式大容量 Sarium krellide 电池单元。I 型相位枪的电池尺寸为 2.4×3.0 厘米,容量为 7.2×106 兆焦;II 型相位枪的电池尺寸为 10.2×3.0 厘米,容量为 4.5×107 兆焦。

在电池单元的下游是三个互联的控制模块:射束控制组件、安全联锁和子空间收发器组件。射束控制组件包括用于调节相位束宽度和强度的触控按钮,以及开火扳机。安全联锁是一个代码处理器,作为相位枪放能功能的保险措施,并确保相位枪只能被所限定的人员使用。波束密度与宽度控制的按键组合也被用于配置相位枪的安全条件。子空间收发组件则作为在舰上使用时的安全措施,并将相位枪与舰上计算机联网,确保设定功率水平始终被自动限制在舰上安全水平,通常不超过重度击晕。相位枪所配备的子空间收发器还加装了目标传感器和处理器,用于远距离瞄准。

来自电池的能量由所有三个模块控制,并通过屏蔽管道输送至预燃室。预燃室是一个锂铜 521 超导晶体制造的直径 1.5 厘米球体,并用 gulium arkenide 加固。在预燃室中,能量会被一个可溃缩的电荷屏障暂时保持,然后通过发射极晶体最终从相位枪中射出,产生脉冲。与更大型的相位武备一样,用户设置的功率级别将决定最终发射极产生的脉冲频率和质子电荷的相对比例。I 型相位枪有一个预燃室,II 型则有四个预燃室。

在扣下扳机时,电荷屏障场会在 0.02 皮秒内崩溃。通过高速娜迪亚效应,分段锂铜发射极晶体会将泵送的能量转换为调谐相位能量释放。与舰载主相位炮一样,从预燃室泵送出的能量越大,产生的核破坏力(Nuclear Disruption Force,NDF)的比例就越高。在低档和中档的功率设置下,能量功率不会超过核破坏阈值,这就会将相位枪的开火威力限制为仅有击晕和依靠简单电磁效应(SME)形成的热冲击。

在高档位设置下,作为使用者的优先预防措施,发射的能量将需要大约 1 米的距离来进行衰减和重组,才会形成完全致命的射束。I 型相位枪中的发射极晶体是一个 0.5×1.2 厘米的椭圆形固体,在 II 型中则是一个 1.5×2.85 厘米的规则梯形。

可用功率设置和效果 Available Power Settings and Effects

I 型和 II 型相位枪共用的功率档位为 1 级至 8 级。II 型相位枪还有另外 8 级可设置,即 9 级至 16 级,这 8 个级别都涉及高比例的核破坏能量。III 型相位步枪的功率水平与 II 型个人相位枪相似,但其能源储备增加了近 50%。以下的列表描述了与各个级别相关的效果。

  • 1 级:轻度击晕,释放能量指数 15.75 持续 0.2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不适用。这一功率级别是针对基本类人生理进行校准的,会导致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对象会保持昏迷最长 5 分钟。重复长时间接触会导致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加重。释放能量指数与 RNE 质子电荷水平有关。标准的中等密度复合材料试样不会受到永久性影响,尽管会检测到轻微的振动升温。一个标准的复合材料试样由多层三钛、硬铀、cortenite、木质素和锂硅碳 372 组成。由此导出一个用于设置比较的标准化损伤指数,每一个整数代表材料渗透或分子损伤的厘米数。此设置级别的损伤指数为 0。
  • 2 级:中度击晕,释放能量指数 45.30 持续 0.7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不适用。基本型类人生物会昏迷 15 分钟,有抵抗力的类人生物会昏迷 5 分钟。长时间的接触会导致低水平的不可逆中枢神经系统和上皮损伤。尽管振动升温的程度更高,结构材料仍然没有受到影响。损伤指数为 0。
  • 3 级:重度击晕,释放能量指数 160.65 持续 1.02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不适用。基本类人生物会保持昏迷状态大约 1 个小时,有抵抗力的类人生物会保持 15 分钟。单次能量释放能使 1 立方厘米的液态水升高 100℃。结构样品受到了明显的热辐射。损伤指数为 1。
  • 4 级:热效应,释放能量指数 515.75 持续 1.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不适用。基本类人生物会受到大量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表皮电磁创伤。结构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振动升温。如果持续射击超过 5 秒,会在金属合金内产生深层蓄热效果。损伤指数为 3.5。
  • 5 级:热效应,释放能量指数 857.5 持续 1.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250:1。类人生物组织会出现严重的烧伤效应,但由于含水量高,深层不会烧焦。持续射击 5 秒钟就能够穿透简单的个人力场,大型外遣队力场则不会受影响。损伤指数为 7。
  • 6 级: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2,700 持续 1.7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90:1。有机组织和结构材料表现出类似的穿透和分子损伤效应,更高的能量将导致物质迅速分解,熟悉的常规热效应在此能量水平开始下降。损伤指数为 15。
  • 7 级: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4,900 持续 1.7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1。由于破坏效应变得迅速扩散,有机组织损伤将导致目标立即因创伤性休克死亡。损伤指数为 50。
  • 8 级: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15,000 持续 1.7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3。层叠的破坏力会导致类人生物蒸发,因为 50%的受影响物质会脱离连续体。损伤指数为 120。所有未受保护的物质都会受到影响和渗透,具体取决于深度/时间。
  • 9 级: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65,000 持续 1.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7,损伤指数为 300。超过 100 厘米厚度的中等合金或陶瓷结构材料在蒸发开始前会出现能量回弹。
  • 10 级: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125,000 持续 1.3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9,损伤指数为 450。重合金结构材料会在蒸发前 0.55 秒吸收或回弹能量。
  • 11 级:爆炸/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300,000 持续 0.78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11,损伤指数为 670。超硬合金结构材料会在蒸发前 0.2 秒吸收或回弹能量。单次射击能够击碎不超过 10 立方米、密度为 6.0 克每立方厘米的岩石或矿石。
  • 12 级:爆炸/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540,000 持续 0.82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14,损伤指数为 940。超硬合金结构材料会在蒸发前 0.1 秒吸收或回弹能量。单次射击能够击碎不超过 50 立方米、密度为 6.0 克每立方厘米的岩石或矿石。
  • 13 级:爆炸/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720,000 持续 0.82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18,损伤指数为 1,100。受防护物质表现出轻微的振动升温效应。单次射击能够击碎不超过 90 立方米、密度为 6.0 克每立方厘米的岩石或矿石。
  • 14 级:爆炸/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930,000 持续 0.7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20,损伤指数为 1,430。受防护物质表现出中等的振动升温效应。单次射击能够击碎不超过 160 立方米、密度为 6.0 克每立方厘米的岩石或矿石。
  • 15 级:爆炸/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1.17×106 持续 0.75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25,损伤指数为 1,850。受防护物质表现出明显的振动升温效应。单次射击能够击碎不超过 370 立方米、密度为 6.0 克每立方厘米的岩石或矿石。
  • 16 级:爆炸/破坏效果,释放能量指数 1.55×106 持续 0.28 秒,电磁/核破坏力比例为 1:40,损伤指数为 2,450。受防护物质受到轻微的机械破坏损伤。单次射击能够击碎不超过 650 立方米、密度为 6.0 克每立方厘米的岩石或矿石。

安全注意事项 Safety Considerations

由于相位枪的相位束放能必须遵循基本物理定律,因此也存在着一个不受欢迎却又不可避免的过程,即相位枪过载。目前所接受用于相位枪能量存储、输送、控制和释放的方法,会在整个过程中产生一个被放大的能量回弹,并从电池传导向预燃室,同时同步传导回电池。虽然系统内的总能量保持不变,但回弹过程会导致能量输送压力升高,最终达到超过电池的充放电速率、从而引发能量溢出的一点。在这一过程中,电磁屏障场会为抵挡这一回弹效应而不断加强,最终将使能量无法正常通过屏障并从发射极释放出去,从而引发过载炸膛。

在发生过载时,会表现出声传导效应(Conductive acoustic effects),在 30 秒内传出从 6KHz 到 20KHz 不等的声波。当能量水平超过预燃室的密度和结构极限时,相位枪将会发生爆炸损坏。

在大多数操作情况下,安全联锁都能防止过载,但其设计规范无法应对某些形式的改造使用。如果一支标准配置的相位枪落入威胁力量手中,这可能就会成为必须优先考虑的安全问题。

人员培训和操作 Personal Training and Operations

所有星际舰队及其附属机构的人员都接受了关于如何操作低档位设置的 I 型相位枪的初步基本指导(仅限于 3 级功率设置以下)。所有星际舰队官员都接受了高级训练,并被授予全功率的 I 型相位枪作为个人防御武器。在星舰进入警戒状态或者人员执行外勤任务时,安全部门将负责监督 II 型相位枪的分配工作。只有在星站才能够进行 III 型相位枪的使用训练。

每隔四个月舰艇人员都需要进行一次防守技术的熟练度训练,而外遣队人员的训练频率为每个月一次。每个安全部门官员的相位枪跟进训练的进展情况各不相同,视个人专业而定。


11.8 偏导护盾 Deflector Shields

战术偏导系统是银河级星舰的主要防御系统,这是一系列强大的偏导护盾,保护星舰和船员免受外来的自然或人为危害。

与许多力场装置一样,偏导护盾系统产生一个高度聚焦的局部空间扭曲区域,并在该区域内部维持着一个强引力场。偏导场本身由星舰表面的一系列保型传输栅格发射和成形,形成一个与星舰外形紧密结合的力场。这一力场有着很强的冲击抗性,因为其需要面对的机械入侵范围可能从以相对论速度撞入的亚原子粒子到以较低相对速度接触的更大宏观物体不等。当这样的机械入侵发生时,场能量将集中在撞击点上,并产生强烈的局部空间扭曲。

对于星舰上的观察者而言,入侵的物体看起来就像被护盾弹开了,但入侵物体上的零维观察者会认为其自身的运动轨迹未受影响,而是星舰的位置突然改变了。这一表现与自然重力阱产生的空间扭曲类似,并且会伴随着切伦科夫辐射的瞬时放电现象,通常情况下看起来是蓝色的闪光。偏导护盾也可以有效抵御电磁辐射、核辐射,以及其他辐射或场能。

场发生器 Field Generator

偏导护盾系统使用一或多组引力子极化源发生器来产生输出,并由一系列子空间场畸变放大器将输出同相。主舰体的通量能量由位于 10 号甲板的 5 台发生器提供。另外有 3 台发生器位于轮机舰体的 31 号甲板。每具曲速引擎舱内还布置有 2 台额外的发生器,此外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过增加碟部模块的输出功率,使碟部产生的护盾场覆盖到曲速机舱。每个发生器包括一簇共 12 个 32 兆瓦引力子极化源,供应一对 625 毫科的子空间场畸变放大器。巡航模式运作规则要求每个船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台发生器都处于运作状态,并确保星舰进入警戒状态时至少还有一台发生器处于随时可以激活的热待机状态。

通常情况(巡航模式)下偏导护盾系统的输出功率为 1,152 兆瓦引力子负载。单台发生器可以在 170 毫秒内提供接近 47.3 万兆瓦的瞬时功率峰值输出。在警戒状态下,最多可以由 7 具发生器并联同步运行,提供 2.69 吉瓦的持续输出功率和 730 兆瓦的最大能量耗散率。

发生器的散热由一对额定散热能力每小时 75 万兆焦(平均功率 208.3 兆瓦)的液氦冷却回路提供。每个船体中各有 4 个备份发生器,可以在 12 小时内提供主发生器 65%额定功率的输出。正常情况下主发生器的执勤周期是 12 小时在线,随后下线 12 小时进行消磁以及定期维护,而极性引力子源的超导基础设备在每两次例行定期维护之间可工作 1,250 小时。

护盾运行频率 Shield Operating Frequencies

如果让偏导护盾系统时刻提供全电磁辐射频谱屏蔽的话,对正常巡航模式的使用而言这一能源消耗就太过于高昂了。此外,全电磁频谱屏蔽还将导致舰载传感器无法通过护盾接收各种类型的科学和战术数据。因此,巡航模式下的运作规则允许偏导护盾维持在相对较低的工作功率(大约为额定输出的 5%)和特定的工作频段运行,并确保星舰和船员受到的电磁/核辐射水平处于 SFRA 标准 347.3a所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在警戒状态下,护盾发生器功率会增加至额定功率的 85%,使护盾强度提升至防御配置。护盾的调制频率和带宽会随机变化,以防止敌人通过匹配频率和相位来使定向能量武器(例如相位炮)得以穿过护盾层。相反,如果已知来袭的定向能武器频率特性,就可以通过调制自身护盾频率来匹配来袭武器频率,达到提高护盾偏转效率的效果。类似的调整也可以用于保护星舰免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通过增强护盾在 1010 米波段内的输出来抵御由超新星产生的 X 射线。

护盾强度提升至防御配置也将触发一些特殊的运作规则。首先,主动传感器扫描将根据特定操作协议进行控制,以确保最小化因护盾屏蔽效应造成的干扰影响。对于特定类型的扫描而言,传感器需要不断进行重校准,以利用护盾调频过程中产生的电磁窗口。在其他情况下,护盾频率的随机调制过程则会进行轻微调整,以确保在数据采集的间隔留出特定的电磁窗口。这样的传感器操作技巧通常会导致数据采集效率大幅下降,因此在警戒状态下系统资源将严格优先供给传感器的运作。此外,大多数的防御情况下要求传感器以「静默运行」模式运作,在这种情况下禁止使用主动传感器,只能使用无源传感器进行被动的数据接收。

传送装置的运作也受偏导护盾的运行情况影响。作为传送光束传输介质的环型约束波束需要极高的电磁和子空间带宽,导致传送通常无法穿透护盾进行。此外,偏导护盾的空间扭曲效应也可能会严重破坏传送光束的模式完整性。

护盾的运作也会对曲速引擎的运作造成显著影响。护盾形成过程中固有的空间扭曲会对曲速推进场的几何结构产生可测量的影响。因此,曲速推进控制软件中包含了许多用于补偿偏导护盾的程序,否则将导致在最大额定功率下的曲速场力耦合传能效率降低高达 32%。护盾发生器的输出功率也必须提高约 147kHz,以补偿平移场的相互作用。

作者注

关于护盾用于给传感器扫描通过的频率「窗口」的想法是来自于「 The Wounded 」一集中 O'Brien 的技巧,当联邦星舰凤凰号( USS Phoenix )的护盾仍处于升起状态时他还是成功完成了传送。


11.9 自毁系统 Auto-Destruct Systems

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在星舰上的乘员可能必须作出最终牺牲,以确保没有完整的星舰和包含其上的技术会落入敌对力量的手中。对接状态的舰船或其两个分离部件的完全摧毁可通过特别的指挥授权程序进行,并可由两个相关系统完成。

自毁场景 Destruct Scenarios

可能发生自毁的大多数情况均已经使用计算机建模进行了大量模拟。作为极端情况下的最终手段,必须确定其他任何所有手段都已经首先使用且无效。模拟设定的主要情景是当星舰在战斗中被已知或模拟预测的威胁力量攻击失去战斗力时,但复杂的可能遭劫持情况同样也不能排除。

在最坏情况下,星舰的所有动力与武器系统都被不可逆地瘫痪或摧毁,且也看不到来自其他星际舰队或友军飞船救援的可能性。此时,存在极大的星舰会被敌方跳帮接舷或是被拖走的可能性,而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内部的自毁程序激活将会是最终手段。在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下,有些场景可能会导致一艘瘫痪的星舰对其他生命构成大规模的灾难性威胁,譬如失控的星舰将要撞上某颗人口稠密的行星。这种情况同样要求弃舰并炸毁飞船,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命令授权 Command Authorization

根据特定的飞行规程,自毁指令的触发仅能由极少数拥有权限的船员完成。自毁启动验证程序编入主计算机内,同时也分布在船内的多个关键节点子处理器上,以确保即便主计算机瘫痪自毁指令也能得到执行。其验证要求由指挥人员进行的正确顺序输入,通常从舰长和大副开始。程序也会检查指挥人员的接任顺序,如果舰长和大副被判定失能,则系统将会接受更下一级指挥人员的指令输入,但不会低于运作管理官。

在由舰长和执行官触发的自毁认证情况下,由舰长首先激活自毁时序程序,然后两名军官说出语音指令供计算机进行认证识别,以确认每人各自的身份和权限。计算机随后将请求执行官口头确认自毁命令。在确认之后,计算机将请求确定的自毁倒计时间隔。从这一点开始,自毁程序将开始执行,并倒计时直到预定的时间点。计算机将在全舰通过语音播报和屏幕显示剩余倒计时。自毁程序可在自毁系统起爆 T0 时之前的任何时候通过语音命令取消。取消自毁同样需要舰长和执行官的权限。

硬件配置与操作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在首选配置下,星舰将会故意释放曲速引擎燃料,由此产生的爆炸和热效应冲击将使星舰结构解体气化。由计算机系统的解密算法生成最后一组遥控级联失效指令,并关闭所有轮机系统安全联锁。主氘贮箱中的剩余燃料和 42 号甲板反物质贮箱中的剩余反物质被全部同时排出并相撞湮灭,最大产生 1021 焦耳的能量,约相当于 1,000 枚光子鱼雷战斗部的当量。

如果损坏或故障导致指令无法传达到推进系统,则会自动切换使用次级自毁系统执行。其通过放置在星舰关键位置的自毁炸药包来炸毁星舰,包括反物质贮箱附近。在自毁炸药起爆的同时,所有可用聚变反应堆也会自动超载。次级系统的最大当量估计为 1015 焦耳。在碟部分离时,次级系统将成为碟部自毁的主系统。